茯茶素与保持免疫力强大防控并逆转代谢性慢病

保持免疫力强大防控并逆转代谢性慢病(一)

免疫系统构成与基本功能。

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脏、淋巴结、扁桃体、散在淋巴组织等)、免疫细胞(淋巴细胞、粒细胞、单核细胞等),以及免疫活性物质(抗体、补体、溶菌酶、免疫球蛋白、干扰素、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细胞因子)组成,具有完备的免疫监视、免疫防御、免疫自稳三大基础免疫功能。免疫系统执行的免疫过程分为固有免疫(又称非特异性免疫)和适应免疫(又称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1、免疫器官,分为中枢免疫器官(骨髓和胸腺)和外周免疫器官(脾脏、淋巴结、扁桃体、淋巴组织等)。

①骨髓:是人体内的造血组织,存在于骨松质腔隙和长骨髓腔内,由多种类型的细胞和网状结缔组织构成,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是柔软且富有血液的组织结构。成年人的骨髓是人体最大组织之一,平均约为 2800 克,占体重的 3.5% 至 5.9%。骨髓细胞为骨髓(主要为红骨髓)内各种细胞的总称。

骨髓为主要造血组织,产生红细胞、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血小板等。骨髓各细胞占比:粒细胞系约占 40% 到 60%;淋巴细胞系约占 20%;红细胞系约占 20%;单核细胞系约占 4%;巨核细胞约占 4%,最后形成血小板;浆细胞系占少许;还含有如网状细胞、内皮细胞等。

红骨髓主要存在于一些扁骨、不规则骨和长骨的骨骺内,以椎骨、胸骨和髂骨处丰富,造血功能也最为活跃。黄骨髓主要由脂肪组织构成,仅有少量幼稚细胞团,其造血功能微弱。

②胸腺:是人体的重要淋巴器官,又是内分泌器官(分泌胸腺激素和激素类物质)。胸腺结构查阅内分泌腺部分。

胸腺的淋巴细胞也称为胸腺细胞,胸腺能够产生 T 淋巴细胞。造血干细胞经血液循环迁入胸腺后,先在胸腺皮质中增殖分化成淋巴细胞,部分进入胸腺髓质继续发育,成为近于成熟的处女型 T 淋巴细胞。这次细胞穿过毛细血管静脉端的管壁,随血流,再迁移到周围淋巴结的弥散淋巴组织中,在此过程中逐步形成成熟的 T 淋巴细胞。胸腺生产的 T 淋巴细胞对于周围淋巴器官正常发育以及机体免疫过程都很重要。

③脾脏: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成年人的脾脏约有巴掌大,重 200 克左右,约占全身淋巴组织总量的 25%,含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主要是粒细胞、单核细胞等成熟后的吞噬细胞),是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中心。

脾脏的实质分为白髓、红髓和边缘区三部分。白髓由密集的淋巴细胞构成,是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的主要场所;红髓主要由脾血窦(毛细血管)和脾索组成,是免疫细胞发生吞噬作用的主要场所;边缘区位于红髓和白髓的交界处,是脾内捕获抗原、识别抗原和诱发免疫应答的重要部位。脾脏接受周围神经系统的植物神经调控,协同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感受刺激、协调功能、作出应答、完成调节。

脾脏犹如人体的“血库”,静息时储存血液,而应激状态时又将血液排送到血液循环中,以增加突发状况时的血容量。当血液中出现病原微生物时,脾脏中的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就会将其吞噬、免疫降解,完成血液的“杂质过滤”;脾脏也能够制造免疫球蛋白、补体等免疫物质,将血液中的异物、病菌以及衰老死亡的细胞,特别是凋亡的红细胞和血小板免疫降解清除掉。脾脏还有产生淋巴细胞的功能。

④淋巴结:由淋巴细胞集合而成,表面光滑、柔软,与周围组织无粘连,位于淋巴管行进途中,是产生免疫应答的重要器官之一。淋巴结的一侧隆凸,连接数条输入淋巴管,另一侧凹陷为“门”,有输出淋巴管和进出的血管、神经。淋巴结表面包有被膜,被膜的结缔组织伸入淋巴结内形成小梁,构成淋巴结的支架。

被膜下为皮质区,淋巴结的中心及门部为髓质区。皮质区有淋巴小结、弥散淋巴组织和皮质淋巴窦,髓质则包括由致密淋巴组织构成的髓索和髓质淋巴窦,淋巴窦的窦腔内有许多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从输入淋巴管流来的淋巴液先进入皮质淋巴窦再流向髓质淋巴窦,最后经输出淋巴管离开淋巴结。

淋巴结遍布全身,共有 500 至 600 个淋巴结,是结构完备的外周免疫器官,广泛存在于全身非黏膜部位的淋巴通道上(颈部、颌下、锁骨上窝、腋窝、腹股沟等处最易触及)。

淋巴结的主要功能:

滤过淋巴液,病原体侵入皮下或黏膜后,很容易进入毛细淋巴管回流入淋巴结,当淋巴缓慢地流经淋巴窦时,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协同免疫清除其中的异物,如对细菌的清除率可达 99%,对病毒及癌细胞的清除率常较低;

进行免疫应答,抗原进入淋巴结后,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可捕获并处理抗原,使相应特异性受体的淋巴细胞发生转化。淋巴结内 T 细胞(约占 75%)和 B 细胞(约占 25%)协同发生细胞、体液免疫应答,淋巴结器官的营养由血管运送,神经起调节作用。

⑤扁桃体:又称扁桃腺,是人体近喉部两侧的多个腺体组织,是位于口咽部上皮下的淋巴组织团块,咽淋巴环由腭、咽、咽鼓管、舌等扁桃体组成,主要指腭扁桃体这对淋巴器官。扁桃体位于消化道和呼吸道的交汇处,此处的黏膜内含有大量淋巴组织,是经常接触抗原引起局部免疫应答的部位。

咽部是饮食和呼吸气体的必经之路,日常接触较易隐藏的病菌和异物。咽部丰富的淋巴组织和扁桃体,通过产生淋巴细胞和抗体,执行着该区域的防御保护任务。扁桃体淋巴组织中的 T 细胞、B 细胞、浆细胞和少量巨噬细胞等协同进行免疫防御,分泌的抗体可顺利进入血液。

⑥黏膜相关淋巴组织:亦称黏膜免疫系统,主要指呼吸道、胃肠道、泌尿生殖道黏膜固有层和上皮细胞下散在的无被膜淋巴组织等。主要分布在空腔性器官中管腔大小和方向位置突然发生改变的部位,如呼吸道的鼻咽部、咽峡,消化道的食管下端、胃贲门幽门部、十二指肠、回肠、阑尾、乙状结肠、输卵管的子宫端、静脉丛等部位。

淋巴组织可分为弥散性淋巴组织和淋巴小结。淋巴组织是由网状细胞和网状纤维构成的结缔组织,网状纤维间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散在的浆细胞和成纤维母细胞等,可以认为是基层免疫单位。

2、免疫细胞:指血液成分中的白细胞,根据其形态、功能和来源部位,可分为三大类: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最初都来源于造血组织。

一般认为免疫细胞在血管内停留数小时至 3 天,它们会很快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中发挥各自免疫作用,大约一半进入组织液后就不返回血液中来,另一半随血液循环。通常血常规检测各免疫细胞计数只反映了这部分在血液循环中的免疫细胞情况,与此同时,骨髓中尚储备了大量的原始白细胞以备需要。

①粒细胞,根据细胞质中颗粒的染色性不同,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和嗜碱粒细胞三种。

中性粒细胞:在非特异免疫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处于机体抵御微生物病原体,特别是在化脓性细菌入侵的第一线,具有很强的吞噬活性,可吞噬细菌、衰老的红细胞与血小板、抗原 - 抗体复合物和坏死的组织细胞碎片等。中性粒细胞内含有大量溶酶体酶,能将吞噬入细胞内的细菌和(或)组织细胞碎片彻底分解。当吞噬数十个细菌后,中性粒细胞自身发生解体,所释放出的各种溶酶体酶类能溶解周围组织而形成菌性和(或)非菌性脓液。

嗜碱粒细胞:胞质颗粒内含有肝素、组胺、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 A 和过敏性慢反应物质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肝素具有抗凝血作用,有利于保持血管通畅,使吞噬细胞能够顺利达到抗原入侵部位发挥作用,肝素还可作为脂酶的辅基而增强脂酶的作用,加快脂肪分解为游离脂肪酸的过程。释放的组胺和过敏性慢反应物质参与某些异物(过敏原)引起的过敏反应。趋化因子 A 可把嗜酸粒细胞吸引过来,聚集于局部限制嗜碱粒细胞的作用。

嗜酸粒细胞:研究发现其细胞数目与血液中糖皮质激素浓度变化相关,呈昼夜周期性波动。主要作用为限制嗜碱粒细胞和肥大细胞的过度作用,以及参与对蠕虫的免疫反应。

②单核细胞:从骨髓进入血液生长至成熟后,部分迁移到毛细血管周围组织液中,细胞体积继续增大,成长为成熟的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内含有更多的非特异脂酶及溶酶体酶,可以消化(溶解)某些细胞的脂膜,并且具有更强的吞噬能力,可吞噬更多更大的细菌、组织细胞碎片和颗粒。

激活了的单核 - 巨噬细胞可以生产并释放多种细胞毒因子,如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和白细胞介素等,参与对其他细胞生长的调控。在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诱导和调控中起关键作用。

③淋巴细胞:可分为 T 细胞、B 细胞和 NK 细胞三类。

T 细胞:来自造血组织的原始 T 淋巴细胞随血循环到胸腺,在胸腺激素作用下成熟,再经血液循环分布至外周免疫器官内定居。复制生长的 T 细胞可经淋巴管、外周血管和组织液等进行再循环,发挥细胞免疫及免疫调节等功能。其细胞免疫功能主要是抗胞内感染、瘤细胞与异体细胞等。

T 细胞的再循环有利于广泛接触进入体内的抗原物,加强免疫应答,较长期保持免疫记忆。T 细胞膜上有许多不同的巨蛋白分子,以此形成各种不同的表面抗原和表面受体。因标志不同,T 细胞可以说是相当复杂的异质性细胞群体。

B 细胞:在骨髓中分化成熟后进入血液循环。B 淋巴细胞是先转化为浆母细胞,再分化为浆细胞,合成并分泌免疫球蛋白(抗体)这一可溶性蛋白分子进入体液循环而执行体液免疫功能。B 细胞的功能是产生抗体,提呈抗原,以及分泌细胞内因子参与免疫调节。B 细胞在体内存活的时间仅数天至数周,但其少量转化为记忆性的 B 细胞在体内可长期存活。

NK 细胞:称为自然杀伤细胞,由骨髓中的淋巴干细胞分化而来,占血液淋巴细胞总数的 10 至 15%,缺乏分子标志特征,可直接杀伤被病毒感染的细胞、肿瘤细胞和异体细胞。细胞质内有许多大小不等的嗜天青颗粒,又称大颗粒淋巴细胞。

免疫细胞与淋巴循环、血液循环的关系。

中枢免疫器官中的骨髓,时时刻刻都在制造三大类血细胞并释放入血。血细胞包含有细胞核的白细胞(免疫细胞)以及无细胞核的红细胞与血小板。免疫细胞(即白细胞)又分为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嗜碱粒细胞、嗜酸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T 细胞、B 细胞、NK 细胞)三类。

中枢免疫器官中的胸腺,主要进行 T 细胞的复制生产并调控其生产数量、释放入血,并让 T 细胞定居到各淋巴结及淋巴组织内。淋巴结内的 T 淋巴细胞也能复制生长,并释放入淋巴结的输出淋巴管中,进入淋巴循环,之后并入血液循环。

1、淋巴循环系统是一个单向回流通道,实际是血液循环系统的支流(补充)系统。

血液流经毛细血管动脉端时,一部分血浆携带着免疫细胞,渗出、挤出毛细血管壁,到达组织细胞之间,形成组织液(细胞间液)。通过微循环场所下的物质交换过程,细胞从组织液中获得营养物质和氧,并将细胞代谢产物、二氧化碳等排入组织液。

血液到组织液(细胞间液),组织液与细胞内液不间断交换,组织液不断地产生,也不断地被运走。组织液内的新旧生化成分是随物质交换不断动态变化的,并由组织液、淋巴液、血液完成体液循环。组织液的去路有两条:大部分(约 90%)会渗入毛细血管静脉端,经静脉系回心;另一部分(约 10%)则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经淋巴管系回流入胸腔静脉,并入血液大循环。

淋巴管存在瓣膜,可阻止淋巴的逆流。淋巴循环动力主要来源于心脏搏动泵出正压、抽吸负压,以及淋巴管周围动脉的搏动、肌肉的收缩、呼吸时胸腔压力变化等。它们共同作用,推动淋巴向心流动,完成淋巴循环。

淋巴为无色透明的液体,其生化分子成分与血浆类似,淋巴流经淋巴结后即带有淋巴细胞,不含有粒细胞、单核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淋巴结、胸腺、脾以及淋巴组织所产生(复制生长)的淋巴细胞,通过淋巴管或血管进入血液循环。

2、淋巴循环的管道结构和功能特点。

①毛细淋巴管,是淋巴管道的起始部位,以膨大的盲端起始于组织间隙,收集部分组织液。其管壁由单层内皮细胞构成,内皮细胞间的间隙较大,无基膜和外周细胞,通透性较大,一些不易透过毛细血管的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脂质、细菌、组织细胞碎片、异物、癌细胞等较易进入毛细淋巴管。除上皮、角膜、晶状体、牙釉质、软骨、脑和脊髓等处外,毛细淋巴管遍布全身各处。

②淋巴管,由毛细淋巴管汇合而成,管壁内面有丰富的瓣膜(防止逆流),有管壁细胞。淋巴管分为浅、深淋巴管,分别位于浅、深筋膜内,多与筋膜内的静脉血管、神经等伴行。

③淋巴结,位于淋巴管道中途(结构前面已简述)。

④淋巴干,由淋巴管汇合而成,全身各部浅、深淋巴管总共汇合成 9 条淋巴干。

⑤淋巴导管,由 9 条淋巴干最终汇集而成 2 条淋巴导管(即胸导管和右淋巴导管),分别收集全身 3/4 和 1/4 的淋巴注入左右静脉角。

淋巴流入血液循环系统具有很重要的生理意义:

①回收蛋白质。组织液中的蛋白质分子,每天约有 75 至 200 克由毛细淋巴管收集带回血液,使得组织细胞凋亡解体后溶汇于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保持在较低水平。

②运输脂肪类等营养物质。由肠道吸收的脂肪 80% 至 90% 是由小肠绒毛的毛细淋巴管吸收。

③调节血浆和组织间液的液体平衡。每天生成的淋巴约 2 至 4 升回到血浆,防止过度组织水肿。

④防御作用。淋巴流动还可清除因受伤出血而进入组织中的红细胞以及侵入体内的细菌等。

免疫细胞随血液循环于全身血管网络中,约 50% 在血液中生长并在血液里执行免疫功能,另 50% 会从毛细血管壁挤出,来到各组织细胞间液中,并发挥各自免疫作用。例如粒细胞可以游走到人体与外界环境相通处的附近;而肥大细胞(粒细胞中的一种)可以在皮肤、气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易接触到病原体的黏膜下层相关细胞间液中定居,具有较长的生存期,发挥强大的免疫功能。

免疫细胞是执行基本免疫功能的移动主力军。

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异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如病菌等),以及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

免疫非特异成分不需要事先暴露,可以立刻响应,可以有效地防止各种病原体的入侵;免疫特异性成分是在人体生命期内后天发展起来的,专门针对某个病原体的免疫。

1、人体共有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空腔管道黏膜构成的,它们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除物理阻挡外,黏膜相关细胞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作用。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可以清除异物。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组织细胞间液(组织液)中的吞噬细胞。

这两道防线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功能,特点是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性免疫)。多数情况下,这两道防线可以防止病原体对人体的侵袭。

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主要由免疫器官(骨髓、胸腺、淋巴结和脾脏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组成。其中淋巴 B 细胞“负责”体液免疫,淋巴 T 细胞“负责”细胞免疫(细胞免疫最后往往也需要体液免疫来善后)。第三道防线是人体在出生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防御功能,特点是出生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特异性免疫系统,是一个专一性的免疫机制。针对一种抗原所生成的免疫淋巴细胞(浆细胞),它所分泌的抗体只能对同一种抗原发挥免疫功能。而对变异或其他抗原毫无作用,需要约 1 周左右时间,重新产生抗体。人体对抗新冠病毒就需要机体启动特异性免疫机制,经高效适应性免疫过程产生新抗体。

2、免疫系统三大基本功能:

①免疫防御:就是人体抵御病原微生物及其毒性产物侵犯,使人免患感染性疾病的功能作用。当该功能过于亢进,则会发生超敏反应(过敏);而当该功能过于低下,则又会形成免疫缺陷病。

②免疫自稳:人体组织细胞时刻不停地新陈代谢,随时有大量新生细胞代替衰老和受损伤的细胞。免疫系统能及时地把衰老、凋亡和坏死的细胞识别出来,并把它们从体内经免疫清除出去,从而保持人体的稳定。该功能异常时,即发生自身免疫病。

③免疫监视:免疫系统具有识别、杀伤并及时清除体内突变细胞,防止肿瘤发生发展的功能。

人体免疫(监视、防御、自稳)功能在执行过程中,错误识别或过度执行、忽视即可能引起机体自身组织损伤,这些功能一但失调,即产生免疫病理反应。例如当免疫自稳功能过高时,会引发类风湿性炎症;当免疫防御功能过高时,会出现过敏反应,过低则会引起免疫缺陷综合症;免疫监视功能过低时,可能会形成肿瘤等。

免疫功能的正常发挥是人体对全体免疫细胞自动受控、精准执行的过程。

免疫细胞都能伸出伪足作变形运动,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间隙挤出,进入血管周围组织液内游走,寻找“异己”成分。当发现异己成分后,T 淋巴细胞发起细胞免疫,进行标记等;中性粒细胞和单核 - 巨噬细胞进行吞噬,并释放免疫活性物质,吸引大量免疫细胞趋向性聚集,参与菌性和(或)非菌性炎症反应;B 淋巴细胞发起体液免疫进行善后等一系列免疫反应过程。

免疫清除过程中,还会有许多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参与,包括抗体、补体、干扰素、白介素、溶菌酶、系列降解酶、各种细胞因子等。

创新解析免疫力低下与代谢性慢病成因。

免疫系统的免疫监视、免疫防御、免疫自稳三大基础免疫功能,肩负着维护人体免疫、循环、消化、呼吸、运动、泌尿、生殖、内分泌、神经等九大系统各器官中全部组织细胞的健康责任。

免疫系统中相关免疫器官、淋巴组织的疾病,通常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性菌性炎症开始。菌性炎症使用抗生素治疗后相对减少了,但使用药物也会带来后遗症。尤其是由组织细胞损伤引起非菌性炎症等,形成的如胸腺萎缩、骨髓造血功能提早退化、脾脏充血性肿大、脾占位性病变、淋巴结萎缩等器质性损伤,以及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等免疫细胞病,都属于代谢性慢病。而免疫系统代谢性慢病导致的免疫力低下,必然连锁引发人体全系统各器官代谢慢病的发生发展。

我们从营养免疫学的角度,创新解析免疫力低下与代谢性慢病的关系:

1、免疫力低下,即免疫(监视、防御、自稳)基本功能相对较弱,本质上就是血液质量欠佳,血液中各免疫细胞(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的生理生化功能欠健全。可以理解为免疫细胞活力不足,处于亚健康状态。

2、免疫细胞免疫力低下:在执行免疫防御细菌等侵袭时,粒细胞、单核细胞吞噬能力不足,降解不充分,分解效率不高;在执行免疫监视机体内被感染细胞、肿瘤细胞、病变凋亡坏死细胞、异物时,淋巴 T 细胞等及时发现并标记的能力不足;免疫自稳中各吞噬细胞进行降解清除不彻底;在执行针对病毒特异性免疫时,B 细胞产生抗体的能力欠缺,T 细胞、B 细胞协同粒细胞、单核细胞清除异己成分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就难以干净彻底。

3、免疫细胞免疫力低下,对异己成分免疫清除不力,表现在各免疫细胞自身不能及时解体,形成炎性细胞堆积,其结果是组织增生、息肉、肌瘤、肿瘤等病变坏死物的产生,日积月累导致层层扩增而发展。

4、免疫细胞和机体组织自然衰老凋亡的细胞自身不能及时解体的原因,主要是细胞内合成的溶酶体酶、脂酶、蛋白酶等系列降解酶的活性不强,致使降解、分解效率低下,不能及时彻底降解异己成分,溶汇入组织液回流。

5、在当前物质丰富时代,糖、脂、蛋白质、水、盐等营养成分供给会相对充足甚至过剩,而供给人体包括免疫细胞在内全部细胞代谢所必需的微量元素营养成分却相对不足或缺乏。

微量元素作为细胞合成代谢、分解代谢途径中,尤其是催化酶等系列酶的活性成分(辅基 / 辅酶)是必不可少的。人体必需微量元素营养成分供给长期相对不足或缺乏,是全细胞新陈代谢障碍的根本原因。

当免疫细胞摄取的各类营养成分不均衡、不齐全时,各免疫细胞代谢就会发生障碍,当代免疫细胞的免疫力就会低下,各系统器官中非菌性、免疫性的代谢性慢病必然发生发展。

我们需要从全谱系营养供给平衡方向,寻找提升并长期保持基本免疫力强大,切实有效防控并逆转代谢性慢病的中国方案!

文 / 周政祥(笔名:周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