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茯生 TNA 茯茶素 2021-12-04

有效防控并逆转神经慢性病变(二)

神经系统与血液循环系统的关系。

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其中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12 对,主要支配面部器官的感觉和运动)、脊神经(31 对,主要支配身体和四肢的感觉、运动和反射)和植物神经(即内脏神经,主要支配内脏、心血管和腺体;又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互为拮抗)。

周围神经都含有感觉(传入)神经和运动(传出)神经,传入、传出是反射弧(神经传导)中的动作效应。周围神经遍布全身,把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与全身其他器官联系起来,让脑和脊髓通过传入神经接收到感觉信息而感受到体内、体外环境的变化,又通过传出神经传达调节指令(主要脑发出)调节体内各系统功能,以保证人体的完整协调统一。

在脑中枢中,大脑皮层是神经系统的最高中枢。大脑皮质通过两条下行路径管理躯体运动(即锥体系发动运动、锥体外系协调运动,主要是以反射弧的形式完成调控),其不同部位具有不同功能,如中央前回的运动区、颞叶的听区、枕叶的视区、边缘叶为调节内脏活动的主要部位等。

小脑与低位脑干有双向纤维联系,小脑对随意动作起着调节作用,使动作的力量、快慢与方向得到精准的控制。脑干是脊髓与大脑间的上下通路,脑干中也存在许多反射中枢:延髓内有调节呼吸、循环等活动的基本生命活动中枢,以及调节躯体运动反射的重要中枢;脑桥中存在眼角膜反射中枢;中脑上丘为视觉反射中枢、下丘为听觉反射中枢;红核是姿势反射的重要中枢等。下丘脑与垂体内分泌腺相连,通过神经 - 内分泌细胞分泌的神经类激素,调控下层级内分泌腺以及内分泌细胞的激素分泌。

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都要通过血液循环系统,协同完成人体全部器官组织细胞生理生化功能的调控。

人体调节方式包括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神经调节以神经控制为主进行调节,体液调节则以体液中的激素为主要控制方式进行生理功能调节。激素需要通过血管运输到身体各处,而神经也能够调节控制体液的生成与传输。在人体生理调控过程中,虽然我们感觉不到,但血液的流动也是由神经进行控制的。

血管和神经组织细胞各司其职又互有联系。血管主要负责运输血液,为机体各组织细胞携带并传送营养物质;神经主要负责支配全身组织活动。这种“交互式”影响,体现在血管也会为神经组织细胞提供营养物质(能量),而神经组织亦一定程度上支配着血管活动。

除毛细血管外,人体几乎所有的血管都接受植物神经的支配。交感神经中含有缩血管神经纤维和舒血管神经纤维,在支配血管方面,交感缩血管神经纤维占优势。心脏、脑血管受双重神经均衡支配,这就让血液循环能够优先供血给脑和心脏等重要器官。

各类血管中,交感缩血管神经纤维的分布密度有差异,在小动脉和微动脉的分布密度最高(如皮肤、骨骼肌和内脏等部位),而静脉则相对较少。血管神经纤维高度兴奋,可使皮肤、内脏的血管强烈收缩,动脉血压升高。副交感舒血管神经纤维主要是调节器官组织局部的血流量,对循环系统的总外周阻力影响很小。

外周神经系统的神经纤维往往与血管为伴行关系。在血管横切面上,可见神经纤维主要分布于血管中膜与外膜交界处,有的神经伸入中膜平滑肌层,实现对肌层肌细胞的运动调控。

当血供中断的时候,血管支配供血区域的神经组织细胞因为缺氧、养料而损伤坏死。坏死区域的神经组织细胞生理功能缺失,也就“麻痹了神经”,影响了对局部血管的感受和控制。血管和神经两者都处于瘫痪状态。

神经系统主要慢性病变。

神经系统疾病(俗称神经病)指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以感觉、运动、意识、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体征可表现为:意识障碍、感知障碍、运动障碍(如瘫痪、不自主运动、步态异常、共济失调等)、肌张力异常(肌张力增高见于锥体束病变,锥体外系肌僵直,僵人综合征,破伤风,手足搐搦症等;肌张力减低见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肌炎,周围神经病变,脊髓后根、后索、前角灰质病变,肌萎缩侧索硬化,小脑病变等),头痛、头晕、眩晕、反射异常、肌萎缩以及排尿、排便、性功能障碍等。

精神病主要指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损伤,尤其是未能查出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时,以精神活动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神经病与精神病常可并存,首发症状表现或有先后。神经病中慢性病占多数,往往迁延不愈,给人的工作、生活带来很大影响,致残率很高。神经慢性病变广泛存在,许多病因往往不明,但基本都是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为主)损伤病变的结果。病名繁杂,其常见主要神经系统疾病有(从低龄到高龄排列):

1、自闭症,一般起病于 36 个月以内的幼儿,延续至儿童、少年,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等。由基因突变造成大脑思维功能缺失、严重缺失或失去思维功能的真性自闭症,比例约十五万分之一,全中国每年新增不超过 120 个。假性自闭症(功能性自闭症)是指儿童大脑思维区域无器质性病变,具有正常的思维能力,但智力缺失来源于后天某项能力的发展不平衡。目前统计假性自闭症的发病率为 2‰至 3‰。

假性自闭症分为六类(部分孩子有两项以上问题):

①胆量特别小型,约占 70%,往往视觉、记忆能力过强,对环境过度敏感,自控力无法建立,不能调控恐惧感。胆子特别小,过度自我保护,过度焦虑、排斥他人,不敢与人对视,不敢面对现实,时刻都在逃避。

②兴奋度过高型,约占 30%,往往专注力特别弱,自控力难以超越大脑的兴奋度。生活中表现为睡眠时间短、精力旺盛、入睡困难、专注时间短、自控能力差,往往导致学习能力极弱。

③语言天赋弱型,约占 30%,往往由于听觉能力发育严重落后所引发。

④观察力和感知力弱型,约 10%,往往对环境感知力能力弱、发育严重落后。

⑤脑发育滞后型,约占 6%,脑发育滞后,专注力弱、自控力难以提升、兴奋度低等。

⑥阿斯伯格综合征,约占 15%。

2、狂躁症,主要特征是好交际、开朗、兴趣广泛、好动、易兴奋乐观、也较易变得忧虑多愁。青年、壮年男性比例稍大,肌肉发达、结缔组织充实的人,比纤细瘦弱的人患病较多。

一般认为引发狂躁症与中枢神经介质的功能及代谢异常有关,包括中枢去甲肾上腺素能系统功能异常、中枢 5- 羟色胺能系统功能异常、多种胺代谢障碍假说、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以及与精神刺激诱发有关等。典型症状有:

①心境高涨、自我感觉良好,自认为无比幸福和快乐,其愉快心境颇为生动鲜明。但情绪不稳定,有易激惹性,常以敌意或暴怒对待别人的干涉和反对。

②思维奔逸,表现为联想过程明显加速,自觉变得聪明,大脑反应敏捷,思维内容丰富,概念一个接一个地产生,有时感到语言跟不上思维的速度。但会给人一种肤浅和表面化感觉,夸大观念严重时可发展为夸大妄想,多不甚荒谬,出现被害妄想等。

③精力旺盛,活动明显增多且忍耐不住,整日忙碌不停,做事有始无终。爱管闲事和打抱不平,行为轻浮和靠近异性。有时举止粗野,不计后果,食欲、性欲增强,睡眠减少,但精力充沛,毫无倦意。

④其他症状还包括有面色红润、双目有神且心率加快,瞳孔轻度扩大和便秘等交感神经功能兴奋症状。发作极为严重时,呈重度兴奋状态,表现为活动紊乱而毫无目的或指向性,常伴有攻击行为,也可出现意识障碍,错觉和幻觉及思维不连贯等症状。

3、抑郁症,是现代青年、壮年最常见的神经性心理疾病,主要表现为心境低落,情绪长时间低落消沉,自卑、痛苦、悲观、厌世,从一开始的闷闷不乐到最后的悲痛欲绝,消极,逃避,最后甚至会出现自杀企图和行为。生理上也会表现出躯体化疼痛,胸闷,气短,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不适感。

抑郁症病因中,在生物学因素方面主要涉及神经生化、神经内分泌、神经再生等。抑郁症可以表现为单次或反复多次的抑郁发作,主要具体表现有:

①心境低落,主要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抑郁悲观。轻者闷闷不乐、兴趣减退;重者痛不欲生、悲观绝望、度日如年、生不如死。出现自我评价降低,产生无用感、无望感、无助感和无价值感,伴有自责自罪,重者出现罪恶妄想和疑病妄想,出现幻觉。

②思维联想速度缓慢,反应迟钝,思路闭塞,自觉“脑子像涂了一层浆糊一样”。主动语言减少,语速减缓,声音低沉,对答困难等。

③意志活动减退,表现为行为缓慢、不想做事、不愿交往、疏远亲友、回避社交,甚至发展为不语、不动、不食,“抑郁性木僵”。伴有焦虑时还会出现坐立不安、手指抓握、搓手顿足或踱来踱去等情况。

④出现认知功能损害,表现为近事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障碍、反应延长、警觉性增高,语言流畅性、空间知觉、眼手协调及思维灵活性等能力减退。

⑤另外在躯体上也会有症状表现,主要有睡眠障碍、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便秘、身体任何部位的疼痛、性欲减退、阳痿、闭经等。不适感可涉及到各脏器,如恶心、呕吐、心慌、胸闷、出汗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症状也较常见。

微量元素营养供给失衡是导致神经慢性病变的基本原因。

神经细胞与神经胶质细胞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取决于细胞周围神经组织液微环境中各生化物质的供应畅通。

***1、*** 神经组织细胞的代谢。神经与血管、淋巴管总是相伴行的,神经组织发达的部位,血管分布也非常丰富。脑中枢,致密的脑血管网络总长度可达 16 公里之多,一般状态下,仅占体重 2% 的脑,需要全身供应血量的 20% 左右。

大脑对血液的供应依赖性非常强,对氧气、葡萄糖、脂质、氨基酸、水、盐、微量元素等物质的供应也非常敏感。大脑的能耗水平非常稳定,起伏波动很小,且相对耗能较大,一个成年人的大脑每天约消耗葡萄糖 120 克,大部分为神经电冲动的钠钾泵供能,所以需要持续地通过血液将葡萄糖转运到大脑(只有在长期饥饿的状态下会以脂肪代谢产物酮体来供能)。

神经胶质细胞从脑硬膜中的毛细血管周围,吸收以葡萄糖为主的各种生化小分子物质,用于各胶质细胞自身的新陈代谢;同时通过相应特殊的转运方式,将适合神经细胞代谢所需的各种生化小分子物质,供应给被胶质细胞围绕的神经细胞。神经细胞利用这些物质,来进行代谢活动、生产神经递质等,并最终形成“思想”。大脑进行思考、想象、发出指令等工作的时间越久、程度越复杂,其神经细胞所需要的能量、营养物质供应就越多。

神经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的代谢产物进入脑脊液与淋巴液,由相关的静脉血管、淋巴管回流。其他部位神经组织细胞的代谢机制类似。

***2、*** 人体包括神经组织细胞在内的全部组织细胞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一刻不停地依赖血液中全谱系营养物质的均衡供给。

在人体细胞代谢途径中,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作为体内各种生化物质相互转化过程中对应催化酶等系列酶的辅基 / 辅酶、活性因子的组成成分,参与到包括神经组织细胞在内的细胞合成代谢、分解代谢中。如微量元素锌,是 DNA 和 RNA 聚合酶等 100 多种酶的组成成分或激活因子;铜,在人体内以与蛋白质结合(铜蓝蛋白)的形式存在,是 30 多种酶蛋白的组成成分,如血清中的亚铁氧化酶等。其它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铁、锰、铬、硒等)在细胞代谢途径的重要性都不可或缺。

这是长期稳定维持血液质量良好的基础保证,即是保障中枢神经、周围神经中所有神经组织细胞正常新陈代谢的基础。

当前人们长期吃的蔬菜、谷物、动物肉类等,因种养殖追求高产,重施氮、磷、钾等化肥,加之防治病虫害喷撒农药、反复耕种、地力下降等因素,造成作物从土壤中吸收转化的微量元素不足。导致各种食物以及饲料喂养的动物肉中,宏量元素碳、氢、氧、氮、硫、磷、氯、钠、钾等的含量相对充足(当前也表现出钙、镁相对不足),而人体必需的主要微量元素铁、铜、锌、锰、铬、硒、氟、碘(加碘食盐补充)等相对不足或缺乏。

这就意味着在现实情况下,人体细胞代谢途径中必需的微量元素营养成分供给存在长期相对不足或缺乏,即导致了神经慢病的发生发展。

通过日常饮用湖南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成果转化应用的功能性营养食品—茯茶素,以补全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相对不足的新方法(可点击阅读《防控代谢性慢病新路径 从供给活性微量元素开始》),人体吸收茯茶素水溶性多种微量元素成分,实现人体全细胞代谢所需糖、脂、蛋白质、水、盐、微量元素等全谱系营养成分均衡供给,能切实有效的解决包括神经系统在内的代谢性慢病难题。

文 / 周政祥(笔名:周茯生)。